查看原文
其他

贾葭:台湾小确幸,不过是包装过度的失败感

2016-01-05 贾葭 大家

--- Tips:点击上方蓝色【大家】查看往期精彩内容---
摘要ID:ipress

去除发展主义、庸俗成功带来的焦虑感与压力,一方面是固然是物质满足之后的简单精神诉求,但以台湾的地位以及身份认同障碍而言,这何尝不是偏安一隅的自生自灭呢?


又逢台湾“大选”之年。一时冲动订好行程后,看了第一场电视辩论会,甚觉此次大选毫无悬念,未免兴味萧索。在我的感觉当中,台湾已经不再像五六年前那样是一个流行的话题了——对当下的中国,台湾已经不那么重要。过去人们关心台湾,是要寻找自己的去处。但经过这几年的自信培养,对台湾的期待也渐渐消退下去。

因为没有真心的关心,能够深入理解台湾的文字少之又少,两地不因彼此之间的更紧密而亲近,反而日渐隔膜起来。往远了说,台湾之所以成为今日之台湾,其远因要溯至甲午战争之后的割地。今日之台湾,受日据影响甚深,台湾的文化因子中,有大量的东瀛因素。即便在今日之东亚政经格局中,亦受中日的双重影响。

台湾是整个东亚版图上的一个特殊存在。在文化构成中,中华的、西洋的、东瀛的、本土的、原住民的,各方杂糅,但都不占主体地位,在地的一些文化学者,曾长期试图发展出一套台湾主体的文化论述框架。对于东亚,台湾既亲近,又疏离。这样在身份认同上有明显障碍的群体,在世界文明中并不多见。罗大佑唱道: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。这样的哭泣,外人有几个能懂得呢?从这个比喻想开去,我见过的孤儿大都沉默孤僻,喜欢独处,俗话说就是自己跟自己玩儿。台湾,还真就玩出来了。

就政治转型而言,台湾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特殊条件,平稳顺利地实现转型,在世界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几乎是唯一的一例。时至今日,政治转型正在向更深层次进入,此起彼伏的公民社会事件即是明证。然而,在社会文化状态的同步转型中,台湾的年轻人却发展出一套与周边迥然不同的路径,进入“后物质主义”的“别无所求”状态。我说的就是流行于台湾的所谓“小确幸”。当然,年岁稍微大些的台湾朋友,并不认同这个概念。而年轻人则以“小确幸”自居,认为这才是台湾最重要的魅力。



这种“小确幸”的表征,我们在台南夜晚的神农街,在头城海岸的黑色沙滩,在师大夜市,几乎都能感受到。我们曾为浓浓的人情味、轻松而愉悦的笑脸、冒着热气的香草拿铁,或是窗台上慵懒而惬意的加菲猫感动过,但我们的感动更像是隔靴搔痒,我们作为外人,其实不能真正理解这些似乎唾手可得的状态为什么会是幸福的一种?仅仅只是找到了那个生活欲望的平衡点吗?仅仅只是“我认为好就是好”的状态吗?

骆以军先生曾在他的文章中解释了“小确幸”的概念。他的分析着重从生活层次解释小确幸的诞生。在我以为,台湾的青年人,以这种小而确定的幸福,安定自己其实不安的心,去除发展主义、庸俗成功带来的焦虑感与压力,一方面固然是物质满足之后的简单精神诉求,但以台湾的地位以及身份认同障碍而言,这何尝不是偏安一隅的自生自灭呢?这是在大时代、地缘格局面前的一种深深的无力感,甚至是失败感,只不过,用美丽的颜料涂抹过了。

在东亚的大时代里,丛林法则和实用主义是无法抵抗的,只能去消解,靠的就是这二十多年里形成的多元文化价值。台湾的经济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并没有多少起色,与中国大陆的紧密连接也没有带来更多信心。整体的大背景对个体的影响就是,珍惜眼前就好,我不需要(也没有)更多了。所谓无欲则刚,这样反而比较没有后顾之忧。后物质主义的核心就是,在物质条件满足后,需要更多的自由、进步、权利,比如人道主义诉求,比如公民抗命等,而在生活上则需要放松、清洁、健康、美感,“小确幸”恰恰就是这最容易的一种。

龙应台说过,一粒水滴,怎么知道大江大海的方向?对如今的台湾年轻人来说,也是这样的感觉。我们是谁?我们往何处去?我们要做什么?这些都还没有答案。唯一清楚而确定的一件事,就是我们只拥有现在,转瞬即逝的现在。一杯在金色阳光下的温暖咖啡,敦化南路上斑驳支离的月影,花莲民宿里的一池氤氲热汤,或者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恋,醉生梦死抑或末日狂欢,都不管了。大时代在这里就变成小而确定的时间,就是现在。

一方面,作为大陆人,我们在台湾总想寻求一种希冀,或者说,就是一种熟悉感。因为彼此的相似,所以有熟悉感,又因为彼此的巨大不同,所以总怀抱某种希望。这是台湾之于大陆的意义所在,也是大陆人在大时代里焦虑感的反应之一,这种焦虑感是“我往何处去”这个问题带来的。但另一方面,这种差异我们又不能充分理解,正如大多数大陆人并不理解台湾之所以成为今日之台湾的原因,并没有多少共同的历史与记忆来支持这种理解,只剩下雾里看花式的庸俗美化。

原谅我要庸俗地引用一句被引用无数次的话: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不确定。幸福已经是很难的事情,何况还是确定的幸福?在大时代的洪流里,我想起黄耀明的歌:他们住在高楼,我们躺在洪流,不为日子皱眉头,答应你,只为吻你而低头。

就先这样过着吧。


原标题:大时代和小确幸




作者:贾葭
腾讯·大家专栏作者,资深媒体人。

【作者文章推荐】

花20块进门的大学不配一流

当和尚遇到枪

民国时代那一张失控的书桌

改变中国,还是被中国改变

更多作者文章,请在对话界面输入“@作者名”调取。

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



《大家》在此等你来!

成为大家读者成员,留下你们的声音

当前,《大家》平台互动通道有:微信后台消息、文章评论功能、大家读者信箱及官方微博等,另外还有日渐壮大的读者微信群,该群旨在聚合更多读者朋友,进行线上交流,即时互动,活动参与,福利回馈,等等。

即日起,微信群向读者敞开大门,有愿意加入我们编读交流群的读者,请通过微信后台发送消息“微信号+申请加入大家读者群”,我们会尽量及时回复并安排。


※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《大家》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,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@foxmail.com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